专家视点
|

编者按:2001年Finer等人率先提出了“糖胖病”的概念,吸引全球学者探索肥胖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对糖尿病临床结局的影响,寻求更加精准的糖尿病防治模式。经过二十余载的积淀,我们对糖胖病的认识逐渐清晰。那么,糖胖病=糖尿病+肥胖吗?从临床结局来看,糖胖病和糖尿病有什....
|
编者按:100年前,胰岛素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的里程碑事件。100年来,人们从未停止对理想胰岛素的追求,胰岛素制剂和注射方式不断进步,显著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和生活质量。但是,目前胰岛素仍需皮下注射,存在诸如注射疼痛、注射恐惧、治疗依从性低的弊端。无针胰岛素注射技术则为胰岛素治疗提供了....
|

编者按
在2021年5月15~16日召开的北大糖尿病论坛上, 1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是重要讨论专题之一,本次大会主席之一、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的洪天配教授在这个环节介绍了“胰高糖素受体阻滞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”。
胰高糖素主要是....
|

编者按: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,控制血糖仍然是糖尿病重要的治疗目标。胰岛素作为血糖控制最有效的药物,在糖尿病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本次北大糖尿病论坛上,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教授就“血糖控制与并发症的预防——胰岛素治疗的利与....
|
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逆转——胰岛素还是生活方式干预?| 2021北大糖尿病论坛
编者按
回顾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可见,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。2型糖尿病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健康问题。那么,2型糖尿病真的是一经诊断就无法逆转....
|
5月15日上午,第 17 届北大糖尿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拉开了帷幕。为配合当前的疫情防控要求,本次论坛采用线下会议同步线上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。
主会场
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,大会主席之一,我国糖尿病领域著名专家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纪立农教授对论坛进行了介绍。
....
|

编者按:人类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并发症斗争的历史即是胰岛素抵抗的抗争史。糖尿病难治,到底难在何处?难在肥胖造成的挥之不去,甚至伴随终生的胰岛素抵抗!肥胖可谓是刀枪不入,对于肥胖伴有心血管疾病(CVD)的患者,则更是风险大,用药进退两难!在本次北大糖尿病论坛上,来自中日友好医院、医科院阜外....
|
编者按:生物制剂胰岛素的发现是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,为广大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。但是,传统的皮下给药的方式不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,且注射部位效应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,从而对血糖控制带来负面影响。在这种情况下,口服胰岛素无疑成为胰岛素治疗的新方向。在2021北大糖尿病论坛上,北京大学....
|

编者按:众所周知,目前我们尚缺乏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,很多患者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,需通过医疗措施完全或部分替代胰腺的血糖调节功能。可实现血糖精准控制的人工胰腺,无疑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希望。从最初的理论探讨、设备研发到近期的临床试验,人工胰腺离我们的临床实践越来越近。5月11日,在2019北大糖尿....
|

编者按:肾脏疾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。在全球范围内,糖尿病肾病(DKD)是尿毒症的首位病因。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保护其肾脏到底何时才算最晚?2019年5月10日,北大糖尿病论坛“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精准诊治——DKD”专场上,北京大学第一....
|